【电音媒】专访王绎龙 - “我的目标是让不喜欢电音的人喜欢电音”2016-11-17

采写、插图:Lil'D&ZXZ

 

当翻看互联网上有关王绎龙的信息时,你会发现这名公众人物存在着大量争议 - 无论是豆瓣专辑页面的评论抑或是网易云音乐下的大量留言,这些评价都充斥着戏谑和讽刺的口气,调侃的将其音乐作品称为“土嗨”。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王绎龙的音乐在大众范围内有着极高的人气和流传度,无论旋律还是歌词都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但可能正因如此,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样的音乐过于直白和商业。

 

对于种种质疑的声音,王绎龙是如何作答的?通过这篇专访,希望能让人们窥见一个隐藏在非议之后,真实、坦然的他。

 

 

对于质疑你作品的种种观点,相信你也在互联网上看到不少,如何回应这些声音?

如果你没有听过别人的音乐,是不可能会创作音乐的,更谈不上原创音乐。一个人的创作风格是他从小到大听过的各种音乐拼凑组成的,我不相信从未听过音乐的人能创作所谓属于自己的音乐。

 

就像一个人从未吃过意大利面,又怎么可能做出意大利面,这不可能。

 

中国从开始出现电子音乐到现在至多30年,有自己的电音文化不超过20年,我算是中国早期的从业者。最早在中国做电音比较有名的是一群菲律宾DJ,因为英语是他们的官方语言,所以他们可以很快的用那些音乐软件来制作中文舞曲,但就中国公民来讲,我是第一个做出中文电音舞曲,且获得大范围传播的人。那时候的我还不是歌手,只是一名夜店DJ。

 

可以为我们讲讲你的早期从业经历。 

那时候是2001年,我当时在福建的一个夜店上班,当时一个月有40多个DJ来踢我的场,你知道踢场是什么意思么?

 

我不知道。

比如说我是一名夜店DJ,你也是一名DJ,你可以去和老板说我今天要踢他的场,老板就会让你上去打碟展示,如果你上去后反响特别好受到大家拥戴,那我这名驻场DJ就要下课了。在这个行业里,踢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当时平均每晚会有两名DJ来挑战我,但最终都没有成功。他们都会对我说“你的技术很高”,输的心服口服。

 

中文的电音舞曲在那时也开始流行,但都是菲律宾DJ做的,有人说如果你会做音乐,以你现在的技术,你将无敌。

 

当时的你都在放什么音乐? 

我放的是大家都放、都有的音乐,就好比一个厨子会做的都是家常菜,但同时别人也都会做,就没有竞争力。

 

当时福建很多非常成功的迪厅(这是当时流行的叫法),大部分都是菲律宾DJ。因为语言上的优势,他们用音乐软件把很多的中文流行歌改成了舞曲版,也因为当时DJ的工资很高,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乐队的键盘手转行成了DJ,所以在音乐理论上他们也占优势。

 

当时在国内比较有名的、能够创作的DJ都不是中国人,我便想着尝试自己创作。在更早的时候我是一名Rapper,喜欢说唱,所以那时我写了很多的原创歌词,但光写词也不行还要研究音乐制作。

 

因为刚找到工作没钱买电脑,我跑到当地的网吧租了台电脑,那时候我每天到网吧学习音乐制作,还要应付每天来踢场的DJ。

 

 

当时使用什么软件来制作音乐? 

那时候就用水果(Fruity Loops),早期的水果于音乐制作领域很像如今的美图秀秀于图像处理领域 - 很容易上手,虽然它不是最专业的。

 

我用水果做了一段伴奏,又买了一支网络聊天用的语音麦克风,就这样做出了我的第一首原创舞曲“陪嗨妹” - 描述的是每晚在夜店玩乐陪嗨女孩儿的故事。

 

当时我在泉州惠安县的一间酒吧做DJ,创作完这首歌之后,我在想如何才能让全国的夜店都放这首曲子。最终通过朋友,认识了当时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气的迪厅,厦门KK驻场的DJ Sam,我向他阐明自己创作了一首原创舞曲,他听过之后表示非常喜欢,当即表明会在晚上的场子放这支曲子 - 那天晚上很多的客人拿着500块小费跑到DJ台前,希望他能把“陪嗨妹”再放一遍。

 

最终“陪嗨妹”真的成功了,在北京当时最火的两个夜店滚石和JJ,每天晚上都会放这支曲子。JJ的DJ Lee甚至后来专们因为“陪嗨妹”找到我,说他每天都要放10遍以上;更让我吃惊的是,有一名新疆人从阿克苏坐了7天7夜的火车到福建,找到我表示想学习DJ技术,只因新疆的夜店、路边都在放“陪嗨妹”。

 

就这样,2002年我又创作了“我是今夜的DJ”。同样的,这首歌也火了。

 

这两首单曲当时通过正规渠道发行了么?通过何种渠道得以传播? 

没有正式发行,当年音乐网站都还没几个呢,百度还在提供mp3下载。所以主要是通过夜店传播,也会有一些刻舞曲CD的收录我的歌曲并贩卖。

 

这之后,我又做了不少纯舞曲在DJ行业内广泛传播,所以当时我算得上中国名气最大的DJ了,工资应该也没有比我更高的了,在福建我大概收了2、300名徒弟。

 

这样的传播方式似乎没有直接在音乐上给你带来收益。 

音乐上没有任何收益,那时候我也只是一名夜店DJ。但关键的一点是,我曾经是一名非常专业的DJ,也做过非常专业的电音舞曲。但我签约了公司发行了唱片后,很多不了解我此前经历的人对我抱有质疑。

 

我想说,成为歌手后,在创作上肯定是要听从公司安排,被包装成一名商业歌手,不可能在去做曾经夜店化的舞曲。我相信了解我来北京成为歌手之前经历的人,一定知道我是非常专业的。

 

 

有关对于小众音乐的看法。 

很多的小众音乐人和他们的受众,总认为大众流行音乐没有技术含量和价值,其实真的大错特错。说难听点,一些故弄玄虚的小众音乐拿脚都能做出来 - 刻意做几个大家没听过的和弦、搞点大家听不明白的风格,这不是开玩笑。

 

做一个能让更多人都说好的东西很难,打个比方 - 某小众的服装品牌可能在专业设计师领域备受好评,大家都觉得服装设计很有个性,但为何会被大众品牌收购;劳斯莱斯又为何会被宝马公司收购,因为它太小众了,并不是它不好,而是它无法像宝马这样卖给更多的人;大家都消费得起阿迪达斯,但你不能说它土,因为它走的就是大众路线,它不是请不起鬼才设计师。

 

我也不是做不出小众音乐,但最终有一个问题 - 做这种音乐,只能在十分狭窄的领域成长,很难让它成为大众接受的音乐,做音乐不是给自己和少数人听的,而是要让更多的人听到。

 

曾经的中国环境是这样的 - 听电音的和不听电音的两派人,听电音的就那点人,不听电音的一辈子也不会接触,很难让一个不听电音的人能接受电音。

 

甚至可以说,不听电音的瞧不起听电音的 - 他们觉得听电音的人都是夜猫子,是一群混夜场的不三不四;而听电音的人觉得那些人又很土,整天只知道上班,下班看电影,油然而生出一种优越感。

 

而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让那些站在电音对立面,那些更多的人接纳电音,所以我要做出让每个人都能接受、能够喜欢的东西,这其实很难 - 好比一个专业的法式餐厅提供的菜品不能让所有中国人都接受,从它的味道到礼节都是中国人不能理解的;而中国人为什么能接受必胜客、麦当劳,因为这里抛掉了很多专业的东西,让大众容易接受,所以很多的中国人第一次接触西餐都是从它们开始。

 

一下子就进法式餐厅吃鱼子酱,东西固然好,但未必能接受,我觉得就是这个道理。

 

我希望能让对电音质疑的人乃至从来不听电音的老百姓,能通过我的音乐入门、了解并喜欢上电音,让他们知道电音并不是不三不四的人听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的歌词里有很多励志的成分。

 

其实你是在找齐大众的审美,做一些浅显易懂、易于“入口”的音乐,对么? 

对,所以我做音乐首先考虑大众能否接受,再就是励志,这很重要。我了解的欧美电音,可能三两句就是粗口,我希望从我这能有个改变。

 

我上初中的时候很喜欢台湾的罗百吉,他是我曾经的偶像,但后来它的音乐被大陆封杀了,国内也不再上架他的作品,就是因为他之后的歌曲粗口太多。初始因为他还在滚石,音乐还是会受到公司限制,所以最终还是会往大众化、积极的方向发展,解约之后他的作品就开始粗口,最终我也没有再去听他的专辑,我对他音乐印象还停留在前三张专辑。

 

通过我的音乐,更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电音”,而不是单纯的理解为夜场那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可能他先说出来的是“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还会哼出旋律 - 没有否定而是已经接受了这种音乐,这就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

 

从发行第一张专辑到现在,我也出道十年了,不乏会有一些刚刚听几年电音的人在完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通过我的一两首作品发表片面评价,但这对我来说无所谓,我的梦想不是你的梦想,我会坚持走下去的。

 

更何况,我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DJ了,我是一名电子音乐唱作人,也是艺人。

 

一些人质疑我做DJ的专业度,然而实际情况是,《DJ Mag》真的找过我。说到这不得不说,曾经有一个广东的DJ通过刷票的方式把自己刷成了百大DJ第一名,这导致中国的IP最终被封掉,再加上中国网络封锁的问题,中国人根本无法投票,不然的话,我拿第一都是可能的 - 想想国外才多少人,中国又有多少人。

 

你认为是由于互联网和IP封锁的问题让你没有可能进入百大DJ的排名么? 

对啊,如果所有中国人都有投票权,我肯定能进前十 - 想想我的作品单单在QQ音乐点击率就能破五亿,毫无疑问我是所有玩电音的人里点击率最高的。

 

一些黑我的人说这些都是我自己花钱找水军刷出来的,想想看,点一次我的歌算一名水军五毛钱,五亿的点击量,我要花这么多钱让人给我刷么?哪怕上大街让人点再给人一块钱也没人鸟啊,对不对?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不要为别人的评价而活,那没意义,上帝都是受争议的,更别说我了。

 

只要我做首歌发表,立刻就有一堆人来议论,隔段时间再发一首也是同样,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能每次都被大家热议,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的确,在中国的大众认知范围内你算是最出名的了。 

虽然这些年层出不穷很多电音歌手,但他们在进步的同时,我也在进步。我也希望能棋逢对手,这样有竞争会让我进步更大。

 

你所指的是在主流层面吧。 

对,我觉得的确这些年有很多新的电音制作者,但他们并不被老百姓所知道,他们只活在那个小圈子里,我觉得这只能叫做“音乐爱好者”,因为真正的专业音乐人是可以靠音乐赚到钱得以生存的 - 就像一名厨师靠在饭馆炒菜赚钱一样,自己在家炒的再好也不能算专业厨师对不对。

 

做一些让已经喜欢电音的人喜欢的作品,这不是我的方向,他们已经了解了这种音乐,再让他们喜欢有什么意义,我的目标是让那些不喜欢电音的人都能喜欢电音。

 

很有道理。 

这是真的,其实就是这样。想想我们的父母其实过去都没有接触或者很讨厌这类音乐,但听听他们现在跳广场舞放的音乐,也许这些音乐不够纯粹,但起码有电子音乐的元素,说明他们已经在接受这种音乐了。

 

也许纯正的电子舞曲他们依旧不会喜欢,但至少就节奏而言和他们跳广场舞的音乐已经没太大区别,总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吗?

 

所以这是一个好的兆头,但想让中国大众像国外那样接受电音,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但其实目前在美国这样电音文化发达的国家,依旧会有酒吧在放“Barbie Girl”、“Sha-La-La”以及“兔子舞”一类的音乐,为什么?并不是说有了新潮东西老的就没了,无论何种音乐都有它的受众群体。

 

我认为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不过是每个人喜欢的不同罢了,过去中国的电视台就那几个,能听的歌就那些;现在不一样,我们随时都可以听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现在的音乐风格非常细化,细化到一部分人只听某一类音乐别的不听,最终慢慢的大家都隔绝了 - 可能我听的东西你一辈子都不会听,到最后在中国这种音乐素养并不是很高的国家就会产生一种音乐上的仇视和鄙视链。

 

举个例子,电音圈资深DJ肖林丰,一直都在玩小众电音,但是他从未说过让我“别唱这种音乐太土了”一类的话,从来没有 - 真正玩音乐的大师是不会对其他音乐抱有歧视的。

 

不得不承认,目前在中国部分喜欢电音文化的人以及从业者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所以想让他们拥有优雅谈吐和包容心态,是很难的。

 

举个例子,现在大家的手机都有音乐播放功能,为什么中关村还有人在卖MP3播放器?说明有些人还没有智能手机。贫富差距这么大,艺术欣赏水平自然也相差极大。中国还有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一个省的人可能比一个欧洲国家还多,不可能像小国家那样做到举国上下都能欣赏同一事物。

 

 

的确,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无法堵住别人的嘴,或者改变别人的思想,我只能在我的音乐世界里努力,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么,我的梦想就是让对电音排斥或者从未接触过的人能够接受电音,进而普及电音。

 

在美国警察下班都会去酒吧喝酒跳舞,中国警察是不会这么干的,这是文化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夜店里玩的人都不是好人,所以认定他们听得音乐也不三不四。

 

其实人们早期对摇滚乐也抱有这样的偏见,但后来出现了崔健、汪峰这些人,他们的音乐都很励志,老百姓也改变了对摇滚乐的看法。

 

但那些玩死亡、地下摇滚的音乐人却说这些人哪里是摇滚完全是流行音乐。

 

其实流行音乐就是大众都能接受的东西,我可以在专辑里做一两首晦涩的作品,但真正的主打歌肯定要大众能够接受,这样专辑销量才能有保证。现如今哪里还有人买实体专辑,但我的《电音之王》实体卖了几十万张,怎么卖的?因为大家觉得王绎龙音乐开车听很合适,听了不困,很嗨、带劲。

 

不管怎么说我的音乐是接地气的,随便到大街拉一个人问,不管懂不懂电音,起码他先哼出来的可能是“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Tfboys在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上都会唱这首歌,足见它的受欢迎度。所以我很开心,我从一名DJ到现在能把电音这种非主流文化搞到了主流。

 

“午夜DJ”刚发行没多久的时候,突然有人问我这首歌花了多少钱在百度打榜,我说没有花钱啊,对方说那怎么可能进前十,我一看都愣了 - 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圈都是极其排斥舞曲的,甚至他们认为“DJ”是一种音乐风格,刚签约公司的时候,经常有流行音乐圈的音乐人在聊天中询问我能否给他们的歌做一个“DJ版”。

 

看看国外的音乐网站风格划分,再看看中国的音乐风格划分 - 午后、心情、疯狂、DJ... …

 

中国很多知名的音乐媒体编辑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所以能要求做IT的人把音乐按风格分类清楚么?很难。他们为什么要以心情状态划分音乐,是因为老百姓也只会通过这种方式寻找音乐。

 

真按音乐类型分,比如分类的一项是“Reggae”,老百姓可能根本接受不了 - 首先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Reggae,还得去百度查下这是什么,还得了解下历史。很难,老百姓不会这样做的;分类写成“Jazz”,老百姓未必能懂,反而写成“午后”更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有关你Hit Song“午夜DJ”,当时是在何种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DJ是干嘛的,还以为是音响师,这是我最讨厌的说法。所以我都会告诉他们“DJ不是调音师,DJ是一名演员”,所以我想通过这首歌来介绍DJ这一职业。

 

其实DJ这个职业挺惨的,想想我自己从14岁就出来做DJ一直到我成为歌手,期间的十年我都没有回家过年,因为年三十是夜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也是最需要DJ的时候,所以大部分DJ过节没办法回家,为了自己的职业放弃了跟家人的团聚。

 

而且很多DJ到外地上班,只因自己所在的城市夜店太少竞争太强,所以DJ都是在外游走的浪子;DJ也很难找对象,这一职业曾经和理发师一样被列为最不好找老婆的职业,DJ都是夜猫子晚上上班,怎么过得了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我想写一首歌来告诉大家,DJ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职业,就像歌词写的那样“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才睡醒睁开双眼”。

 

这是首DJ求关爱、求抱抱的歌曲,但被人拿来当成搞笑歌曲 - 可能觉得好玩的原因是大家不知道“DJ”是什么,然后歌词还不停的求人爱。

 

“午夜DJ”已经有了相当高的传唱度,你觉得你还会超越自己么? 

我相信肯定能,我的对手其实是昨天的那个“我”,我不会把其他人当成我的对手,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高、谁比谁低的说法,我们又不是在跑马拉松,艺术是没有精确的数值作为评判标准的。

 

我只在意我能否超越昨天的自己,并不是我作出一首更火的歌就叫超越 - 当今天的我比昨天学会的更多,我就没白活,我就超越了昨天的自己。

 

对于你数量相当可观的黑粉,你打算作何回应? 

每个人睁开眼,就会想到的人无非两种 - 一个是你喜欢的人,一个是你嫉妒的人;你真的讨厌一个人,根本不会想到他,更不会议论。只有嫉妒才会让人想用语言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我已经把黑粉心态研究的透透的了 - 黑粉也是粉丝,而且比粉丝还喜欢我,他们每天都在议论我,听我所有的歌,看我所有的视频,只为了找出支撑他们观点的细枝末节。如果真的讨厌一个人,你会为他浪费时间么?将大把的时间用在这上面,只能说太喜欢我了。

 

我觉得,他们是对我抱有期望,希望我能实现他们的梦想,然而我没有这么做,所以气急败坏,便用“黑”的方式激怒我。

 

最后,我反问一个问题,你们对我的作品有没有偏见?

 

没有。 

 

 

源自:【电音媒】2016年11月16日|http://mp.weixin.qq.com/s/2TO8dwWrnkO0xoizFsjn6g